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成立于1964年5月,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发展至今,已形成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专业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现已发展成为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研究、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重...
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工作始终围绕上海光机所的主责主业,以服务重大任务和国家需求为牵引,强化目标导向,注重内外集成协同,加强重大国际合作任务的谋划。坚持“战略布局,需求牵引,技术引领,合作共赢”的原则,基于科技部授予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本单位学科技术优势,围绕“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深化拓展与发达国家实质性合作,夯实海外机构建设,积极培育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加强国际组织任职推荐,组织相关国际会议等,汇聚各类国际人才,建立以“平台-人才-项目-组织”合作模式,融入全球创新合作网络,助力上海光机所成为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一直得到所领导的高度重视,历届所长亲自主管国际合作。1972年,上海光机所接待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标志着我所第一次对外开放。2007年,被科技部首批授予“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6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2006-2008年间认定的113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获评“优秀”。2021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719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持续获评“ 优秀”。王岐山副主席到上海光机所视察时,对上海光机所近几年取得的系列科技成果,以及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以高功...
作为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和首批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之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在致力于科技创新的同时,十分重视科普工作。多年来,上海光机所借助科研院所强大的科普资源优势,围绕光学与激光科学技术,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日、科普讲座、科技课堂、科普作品创...
超强激光科学卓越创新简报
(第六百九十一期)
2025年7月24日
上海光机所在低维钙钛矿中垂直瞬态光电流太赫兹光谱探测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超强激光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联合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复旦大学研究团队,利用太赫兹光谱技术实现了低维钙钛矿材料中垂直方向超快电流传输过程的原位观测。相关研究成果以“Observation of the Transient Vertical Currents in Quasi-2D Perovskites”为题发表于ACS Energy Letters上。
准二维钙钛矿结合了三维钙钛矿的高光电转换效率和二维疏水有机层的稳定性优势,被视为下一代光伏器件的理想候选者之一。然而不同维度相(n相)界面处电荷传输过程,如光生载流子在无机层间的垂直迁移及其跨维度转移,由于缺乏有效的原位、实时且方向敏感的探测手段,严重制约了材料设计与器件优化。
基于此,研究团队融合了光泵浦太赫兹探测技术与太赫兹发射光谱技术, 利用垂直方向亚皮秒瞬态光电流作为辐射源产生太赫兹波的物理原理,即,成功实现了对BA2MAn-1PbnIn+1 准二维钙钛矿薄膜中垂直方向瞬态电流的原位、超快探测。本研究通过选择性激发特定n相的低维钙钛矿,清晰区分并量化了垂直方向上源于载流子浓度梯度的光生丹倍电流与界面电荷转移的相间传输电流,揭示了二者的竞争关系。同时,利用太赫兹光谱研究发现,薄膜中垂直方向的[PbI6]4-无机传输通道与相对有序的晶体取向,是使其载流子迁移率较无序样品提升2倍的直接原因,揭示了结晶质量与垂直光电流传输效率的直接联系。该成果为高效、稳定的新型钙钛矿光电器件中相分布与界面传输通道的设计与调控提供了物理依据和太赫兹原位表征工具。
图1 利用太赫兹发射光谱揭示低维钙钛矿中垂直方向丹倍电流与相间传输电流示意图
copyright
2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沪ICP备05015387号-1
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201800)
转载本站信息,请注明信息来源和链接。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10030号